
"数字时代的文化交流新模式"演讲会
2010年9月10日
主办单位: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利徐学社
博洛尼亚大学宗教学基金会
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光启-利玛窦文明对话研究中心(利徐学社)和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宗教学研究基金会合作,于2010年9月10日上午假座邯郸校区光华楼东辅楼102报告厅举办“数字时代的文化交流新模式”演讲会。意大利前总理、欧盟前轮值主席普罗迪先生莅临会场,发表主题演讲,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。在欧洲,地中海沿岸原罗马帝国民族和中国交往的历史最为悠久,且以文化传播为主。意大利人马可波罗、利玛窦、熊三拔、卫匡国、殷铎泽等人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。普罗迪先生在演讲和答问中多次强调说:意中交往,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和贸易领域,两国应该加强文化联系,在人类基本价值的层面上达成更多的沟通和理解。普罗迪对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和复旦大学一起,为意中文化建造桥梁,开始宗教学科的对话和交流表示欣赏和支持。博洛尼亚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,称为“大学之母”。复旦大学地处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城市上海,人文学科基础坚实,称为“江南第一学府”,历来为中国新文化建设提供诸多资源,其本身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。两校合作,定能为中欧文化交流作出有益贡献。校党委副书记陈立文教授、哲学学院院长吴晓明教授会见了普罗迪先生。利徐学社执行主任李天纲教授、学术主任魏明德教授主持了论坛,博洛尼亚大学梅洛尼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延黎、王美秀研究员就基督教领域的学术研究做了报告。此外,宗教学系朱晓红教授负责筹划,外办和宣传部领导给予指导,表示感谢。